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70次阅读
没有评论

清醇亲王府连续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摄政王,也就是所谓“两代潜龙,一朝摄政”,可谓是清朝史上前所未有的声名显赫。第一代醇亲王奕譞共生育7个儿子:第一子、第三子早殇,第二子为载湉(光绪皇帝),第四子为载洸、第五子为载沣(宣统皇帝的生父,摄政王)、第六子为载洵(清末海军大臣)、第子为载涛(清末军咨府大臣)。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1888年时的醇亲王奕譞

一 第一代醇亲王

  爱新觉罗·奕譞,号朴庵,是道光帝第七子,生于道光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1840年10月16日),道光三十年(1850)咸丰帝登基后封为醇郡王。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政变”时,与恭亲王奕欣一起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出力,事后奕欣封为议政王,主管枢垣、总署,奕误则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主管神机营练兵事务。同治十一年(1872)晋封亲王,十三年末因次子载湉入承大统为光绪帝,疏请开去一切差使,懿旨允之,命以亲王世袭罔替。光绪六年(1880),中俄伊犁交涉事起,时局紧张,受命复出,参与议政,再管神机营。十年(1884)三月,中法越南事急,北宁、太原失守,主持全局的恭王不能有效应对危机,慈禧太后与醇王定议,免去恭王本兼各职,军机处全班易人;醇王以皇帝生父关系,不便公开主持大政,懿旨命中枢、总署遇有大事与之商议,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1891年1月1日)因病去世。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奕譞与其二子合影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儿时的光绪与生父醇亲王奕譞的合影(也有人质疑站立着不是光绪,谓其不合满清君臣之礼。)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1908年明信片上的光绪帝


 二  第二代醇亲王载沣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第二代醇亲王载沣半身肖像

载沣:奕譞的第五子,光绪十六年(1890)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正月,授阅兵大臣。五月,授头等专使,赴德国为庚子德国驻北京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进行道歉。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光绪三十四年(1908)其子溥仪溥仪入嗣继承皇位,载沣成为摄政王。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1911),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面对清末鼎沸的局势,载沣屡屡举措失当,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次年他被迫同意溥仪退位。清帝退位后,载沣以醇亲王退归府邸,在京深居简出。1912年9月,孙中山到北京,曾访晤载沣,慰勉他和平交出政权之举,并题照相赠。1928年,载沣移居天津。1934年,曾去东北探视溥仪,月余即归。1951年初,因年老多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葬于北京西郊福田公墓。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清末摄政王载沣,右侧是溥仪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溥仪与生父摄政王载沣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幼时的溥仪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载沣半身肖像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1901年 醇亲王载沣出使德国道歉时的合影


三 载洵、载涛

载洵(1886—1949) ,醇亲王奕譞第六子,光绪帝弟。1889年晋辅国公,次年又晋镇国公。1902年袭贝勒,1908年加郡王衍。1909年任筹办海军大臣,并赴欧美考察海军。次年授海军部大臣。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天津闲居。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载洵全身肖像照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载洵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载洵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载洵


载涛(1886-1970),醇亲王奕譞第七子,光绪帝之弟,溥仪之叔,过继为钟郡王奕 嗣子,袭封贝勒,1910年受赏郡王爵章,1911年任军咨府大臣。清朝覆亡后,生计日渐拮据。溥仪曾以伪满洲国“皇帝”名义,多次召他赴长春当官,北京伪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也许以高薪请他任职,均被拒绝。载涛出身嫡系皇族,但宁肯贫困潦倒也不当汉奸,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马政局顾问。1954年以后,多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载涛半身肖像照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载涛出访美国时的情景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载涛出访美国时的情景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

慈禧太后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

    留言板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