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登基称帝

64次阅读
没有评论

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其登基称帝的过程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以下是关于溥仪登基称帝的时间及场面的详细描述。

溥仪首次登基(1908年)

  • 时间:溥仪首次登基发生在1908年12月2日。
  • 背景:在1908年10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重。慈禧太后在临终前决定立溥仪为嗣,并在10月20日发出懿旨,召溥仪入宫。慈禧太后去世后,溥仪的登基仪式被提上日程。
  • 场面:登极大典是一个融合宗教与世俗的仪式。在太和殿,乐师、太监和牧师集结,溥仪被放置在一个高大的皇座上。由于当时溥仪年仅三岁,对于这场冗长且复杂的仪式感到恐惧和寒冷,他在仪式中大哭,表现出极度的不安。他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作为摄政王,陪伴他完成了仪式。尽管溥仪的父亲试图安慰他,但溥仪的哭喊声给文武百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将这视为不祥之兆。

溥仪在满洲国的称帝(1934年)

  • 时间:溥仪在满洲国的称帝大典发生在1934年。
  • 背景:在1932年,溥仪被日本支持的满洲国政府邀请到东北,并在1934年正式称帝,成为满洲国的皇帝。
  • 场面:1934年的称帝大典是一次盛大的仪式,有实拍的真实影像记录。在这次仪式中,溥仪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成为日本在东北的傀儡政权的象征。尽管这次称帝与他三岁时的登基相比,具有更多的政治操作色彩,但它仍然是溥仪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溥仪的两次称帝,一次是在清朝末年,另一次则是在日本支持的满洲国。这两次事件都反映了溥仪作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以及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角色和影响。

溥仪登基称帝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

    留言板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