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36次阅读
没有评论

渔沟的教育发端较早,《淮阴风土记》云:“渔沟自明代中叶,民间自为书院,子弟 兴学,人物如林。”古代书院大多建在府州县,只有一些交通经济发达或风景秀丽的集镇才建有书院。传说渔沟明代就建有临川书院了,是永乐年间江西临川人吴少甫告老还乡路经渔 沟时兴建的。但据县志记载,渔沟有书院始于康熙三十二年,是渔沟首富吴瀚出资在本县县令管钜的帮助下建立的。书院名曰临川,是因为管钜是临川人,以“志不忘”。初建时有房屋22间,嘉、道时,书院经风雨剥蚀烂破不堪,吴氏子孙吴朝观与其弟昌基、族子安 静重建于三元宫之西。光绪三十二年,西学兴起,书院多改学堂,临川书院亦停止课士,次年9月,吴钟骥、吴涑、吴琳中、吴其就书院、向善堂、延寿庵三处房屋改建为私立渔沟 小学堂,时有初等1班,高等2班,学生100多人,清未状元实业家张謇题写了校匾。有校舍7 0余间,20年代改为1~6年级,时有校舍教室18间,办公室3间,学生宿舍若干。占地60多平 方米,设有足球场、两个网球场、乒乓馆、花园等。初小学生不到200人。30年代改为私立渔沟中学,后曾3次成为县中,现在的淮州中学当时是其分校。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临川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06年起,书院改名为私立渔沟两等小学堂,此名一直延至1936年。之后,在私立渔沟两等小学堂基础上创立了私立渔沟初级中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淮海二中,1945年9月在渔沟设立分校。1949年更名为苏北淮泗中学。1951年更名为为苏北渔沟初级中学。1952年又更名为淮阴县渔沟初级中学。1958年创办高中部,正式命名为淮阴县渔沟中学。

2017年9月,渔沟中学、韩圩九年制学校合并,并与江苏省淮阴中学结对共建,组建新的淮安市渔沟中学。


“临川”由来

对于书院为何以“临川”来命名,当地有几种说法。一是取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典故,祈望渔沟也能成为文化之乡。

第二种说法是明朝永乐年间,江西临川人吴少甫创建此书院,所以才命名为“临川书院”。据传吴少甫当年位居上品。他在告老还乡的路上,走到渔沟时,爱子突染重病,不久离世,吴少甫夫妇悲痛万分。吴少甫在家乡并非望姓大族,少年时父母双亡,但由于勤学好问,刻苦自励, 18岁中了进士,走上仕途。如今爱子夭亡,家乡也没有田产祖屋需要料理,夫妻俩决定在渔沟定居下来,并拿出自己的积蓄,兴办了一座学校。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就取名为临川书院。

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咸丰清河县志》记载:“临川书院,在渔沟,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知县管钜建。”管矩是江西临川人,本地人为了纪念他的政绩,把这所学校称作“临川书院”。


书院学习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童生,没有考取秀才的,可常年在此学习直到考取秀才为止。还有一部分是有功名的秀才,一般过几天来一次书院,主要是写文章请老师批改,准备参加淮安府考试。府考前几名者,才能前往南京参加乡试。临川书院建立后,渔沟镇便不断有秀才涌出。学者张煦侯在《淮阴风土记》里形容临川书院:“自明代中叶,民间自为书院,子弟兴学,人物如林。”

清末,临川书院分别改建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中华民国初年高等小学又改为渔沟中学,在苏北教育界颇有影响,为两淮、扬州、邳睢、淮海等地培育了不少人才,其中不乏驰名中外的专家、学者、教授等。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汉语中,水之南山之北谓之阴。淮阴意为淮河以南,秦统一六国后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淮阴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占据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

淮阴人文荟萃,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众所皆知。

当然最著名的是周恩来总理,1898年3月5日,他出生于今天淮安市(淮阴)楚州区。对今日淮安,总是描述为”恩来故里,鱼米之乡,文化名城,交通枢纽,工业基地,绿水环境。″

淮阴现在改名淮安市,名字中含了美好的愿望。与新名相比,旧名淮阴似乎多了些年代感。

渔沟中学位于淮阴的渔沟镇,它是一所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学校,前身是著名的临川书院。临川书院由渔沟吴氏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经过朝改代移,历经沧桑,虽然也是几易其名,但延师授业几无间断。

从58年到63年,渔沟中学称为淮阴市渔沟中学(当时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称淮阴市),63年底起清江市与淮阴县分开,学校改名为淮阴县渔沟中学。

我的父亲李名方,母亲蒋同宁大学毕业后便被分配至淮阴,后来都在渔沟中学工作,一个教高中语文一个教高中俄语,在渔中工作十余年,学生过千,桃李满地。他们在渔中工作至69年底下放离开,离开渔沟时我刚满6岁。

在渔沟时我家住在渔沟中学校园西北角,我在渔沟小学读书每天数次走过校园,放学后也常在校园里玩耍,熟悉渔中校园中的景象,还曾亲眼目睹了渔沟中学的文革武斗,虽许多年过去,对50多年前的渔中校园仍有记忆,渔沟记忆就是我对淮阴的记忆,工作之余,顺手记下点童年的印象。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我父母63年夏天在渔沟中学门前的合影,注意校名是“淮阴市渔沟中学”


渔沟中学校园很大,学校大门朝南,门口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东边连着渔沟镇,如沿路继续往东走,可以到淮阴市里;西边去农村,我从没走过,我的记忆里那边只有红红的夕阳,一望无边的田地。这条大路因为是土路,晴天遇到一阵风起,常常是尘土飞扬。

渔沟中学与大路之间有护校河,护校河围起了渔中的三边,另一边——学校后边有铁丝网,铁丝网分隔开了学校和农田。学校东边——操场边也有铁丝网,因为这一边的河只能算是小水沟,水量不大,也浅,河沟里长着蒲草,冬天水量更少,常常可以跨过去,我当时虽然年纪小,也走过,可见水势之小。

走过水沟,钻过铁丝网便是渔沟中学的操场,操场在童年的我的眼中巨大无比。

当初渔中的大门颇有气势,两个砖门楼柱各装着一扇大门,右边的门柱上挂着校牌,白底黑字的”淮阴市(县)渔沟中学”。左边的门柱上当初挂着”中国教育工会淮阴市(县)渔沟中学委员会″。两边的砖门楼连着围墙,隔了几尺又是砖砌的柱子,两砖柱之间的墙正好可以作为宣传栏写字。在我们家下放前,大门旁边的一边的墙上白底红字描着林彪的题字“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两扇大门下部是实门,门上又各开一个小门,大门上关上时小门供人进出。大门上部呈栅栏形状,两扇大门关上后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角形。遇到重大节日,师生们常常会挂上横幅,门楼柱贴上宣传标语,增添了许多节日气氛。

文革中遇到大事,象最高指示发表,革委会成立等等,渔沟中学的大门更显重要,红卫兵们常常用松枝把大门装饰成拱门形状,在门柱贴上意气风发的对联或标语。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1965年国庆时全家在校门口合影

大门两边的标语是: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1965年叔叔在淮阴时一家人在渔中门口合影,

注意校牌上的校名是”淮阴县渔沟中学”


学校大门里左前方的一幢房子山墙朝向大门,我父亲曾用这一整面墙画了一幅宣传画,画面是背着枪的英雄王杰,画下方是王杰著名的语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王杰是原济南军区坦克第2师工兵营1连5班班长,他曾在日记本中写下:“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1965年7月14日,年轻的王杰在即将结束的民兵地雷班示范地雷试爆时,炸药发生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奋不顾身扑向炸点,壮烈牺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向王杰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这幅画是宣传王杰英雄事迹的代表作,许多宣传品上都有,我原来的一本王杰的故事的连环画封面就是这幅画,不知道父亲是不是照着这本连环画画的。

那时大家对英雄的崇敬是发自内心的,六十年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记得当时除了王杰,还有欧阳海,门合,李文忠,刘英俊,焦裕禄,向秀丽等等。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父亲母亲带我和一位来访的同乡姑姑在渔中门口的合影,背后不远处就是父亲画的宣传画。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父亲完成王杰宣传画后在画前留影

进了大门,左右各有几排房子,教室、办公室就在这里,这几栋房子的山墙也都有宣传画,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父亲与其他老师的作品,画面有科学家,运动员,工农兵等,这些宣传画美化了校园,让渔中的校园多了许多人文气息和教书育人的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有鼓舞与激励。

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把大字报贴满了这些墙,这些画都被那些激烈而愤怒的词句盖上了。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父亲(左)与另一位老师在作画中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科学家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运动员


左边大部分是教室与办公室,右边除教室外,稍后面靠操场有些是教师与学生宿舍,后来被关押的教师牛鬼蛇神分子的牛棚也在这里。

教室前面有一些空地,放着一些体育器材,老师学生以及一些教工子弟会在那儿打乒乓球,我父亲似乎是常打,家里的影集有两张父亲玩乒乓球的照片,其中有一张合影上有后来担任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的华生。他那时还是戴红领巾的学生,手执乒乓球拍坐在前排。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父亲在打乒乓球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乒乓球队队员与指导合影,后排右二是我父亲,前排右一是后来的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

渔沟中学的医务室在进门后的右手边,让我记得这个医务室是因为渔中发生的武斗,当时几派学生组织因为观点立场不同,在操场上打了起来,武器都是冷兵器,砖头,木棍,拳头,牙混战一场,我母亲带我躲进了医务室,外面战斗激烈,室内几人胆颤心惊。后来有几个头破血流的学生被送到医务室,不知道是砖头砸的还是棍子敲的。可能是不同派别的,虽然头上流血,但挡不住那些跳动的红心,又想动手,被校医叔叔给喝出了,要打出去打!

被喝住的学生才安静下来,由着医生给他们一一处理,包好。

记得这些受伤的”战士”包好后又冲出医务室,也许又勇敢地重新投入”战斗”了。

现在想起当初的这些学生,都该七十多岁了,不知他们还记得学校武斗这一幕吗?是青春无悔还是懊悔当初?


沿着进门后的大路可以一直走到学校最后面,这条路上铺着煤渣,走过几排教室后,左手边是学校大会堂,会堂门口有一棵非常漂亮的松树,松枝向四周伸下,把靠地面的地方遮得严严实实,这是我的秘密据点,我经常钻进去玩。

会堂很大,老师学生们曾经在舞台表演话剧歌舞,家中的影集里还有父亲当年参加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和《年轻的一代》的剧照,在话剧《年轻的一代》中父亲在剧中扮演大学毕业生林育生。文革后,《年轻的一代》电影重映,父亲对电影中林育生的扮演者达式常的台词非常熟悉,曾让我惊讶不已,后来才知道这些台词他曾经在渔沟中学的舞台上表演过,当然熟悉。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放下你的鞭子》剧照,右一是我父亲,右三是蒋敬仁阿姨,左一是丁少灵伯伯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年轻的一代》剧照,右一是我父亲,饰演林育生,右二是陈秀清老师,饰林岚,

左一是王继娟老师,饰演林母

左二是丁少灵老师,饰林父

后来会堂常常有批斗会,渔沟中学八十来个教职工中揪出近十个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反党分子、历史反革命、坏分子、特务、教育战线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我父亲与另几位老师分别被作为各类批斗对象被批被斗,有人发明了所谓坐飞机的批斗姿势,在批斗会上批斗时,造反派通常强制性地按扭住被批斗者的头、颈、背部,使其上肢和下肢呈90度甚至更小;把被批斗者的两只胳膊向后上方或向侧伸直,如同喷气式飞机翘起的两个翅膀。头部向地,臀部高撅;同时在胸前还给挂上写有被打了叉的被批斗者名字的牌子,极尽污辱折磨之招,会堂里的造反派们喊打喊杀,声嘶力竭,口号声声,狂热的红卫兵小将,造反派们肯定都觉得渔沟中学就是阶级斗争的战场。

记得一天父亲批斗结束后回到家中,挂过的牌子放在墙边,两岁多的我一个字一个字把父亲的名字认了出来,名字被有意写成歪斜和倒过来,然后打上红叉,从那时起我记住了这种写法叫打倒。

渔沟中学的老师那时分成了不同派别,有几位本地教师比较激进,成了响当当的革命造反派,这些揪斗我父亲的年轻教师中甚至有我父母昔日认真辅导予以各种帮助送进师范学院、毕业分回母校任教的学生,师生情谊在他们狂热的革命热情面前溃不成军。在他们革命的热情中还夹着与鲁迅笔下阿Q相同的私心,或许揪斗昔日的老师表现了自已追求进步的热情,对”阶级敌人″的凶狠更是体见着对革命的热忱。当时许多老教职工被批,我父亲被他们多次揪斗,连我母亲也有几次被批斗的经历。在许多特殊的时期,某些人性中的恶常常会因羡慕嫉妒恨而迸发出来,一些思想盲目左倾,要求进步并且家庭条件比较差的老师对来自富裕地区的老师的嫉妒,让人性之恶在文革中暴露无遗。


会堂后面是食堂,食堂门口有很大的蓄水池,池中的水供食堂和学生使用,这些池水来自一个手压井,记得当时学校里有一位受管制的老师叫戴玉寒,他每天的任务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成百上千下挥动手臂压出来水来灌满水池。

另有几排水泥桌,是每天用来架蒸笼的。每到吃饭时分,这里人来人往,人声鼎沸。

渔中学生很多,当时大家普遍生活条件差,地处黄泛区的淮阴更是如此,学生午饭很少有人吃米面,基本都是吃红薯,几乎每个学生一只布袋,袋上写着自己的名字,袋中放入几个红薯,交到食堂,师傅们放在食堂的蒸笼里蒸熟,中午时食堂前面的砖礅上,排着两排摊开的蒸笼,蒸笼里大都是一个个鼓鼓囊囊的袋子,只有偶而几个亮闪闪的铝饭盒,通常是老师的。那时老师也做不到顿顿米饭,铝饭盒里通常是部分米加上一分为二的两块红薯。

中午下课铃声响后,学生便纷纷从教室里跑来,找到自己的小布袋,掏出红薯,几个人围着蹲下便吃,这几个红薯便是午饭。当时寄宿生们周末大都是各带一大袋红薯来吃一个星期。

冬天学生带来的通常是红薯干,也是放在袋里蒸熟了吃,现在的孩子很难想象当初学生的艰苦了。

从这里的路上向西看,是学校的开水房——老虎灶,供应着师生的开水,老虎灶师傅家的小五子和我差不多大。老虎灶的两边是一排教师宿舍,北边的草屋就是我家的宿舍,我们在哪里呆到全家下放。

食堂后面有一排房子是工友住房,木工间等,这排房与食堂之间有煤堆。这排房后面是学校的农场,种着许多蔬菜和植物。

在这块地的角落里有一个粪坑,偶而会有人在此解手,我有一次发现解手的人清洁用物是地上的土垃圾!

农场边上有铁丝网把学校与农田隔开,学生老师经常在这里做些农活。农场中的收成用来补贴食堂学生与教师的伙食。


当时渔沟中学有教职工八十人左右,老师来自省内四面八方,江南苏北口音都能听到,江南来的老师操绵软的江南普通话,苏北老师基本就是江淮官话。

我依稀记得些老师的名字,不过印象都不太深了,现在仍然记得一位叫丁少灵的老师,他是渔中的历史老师,记得他是因为他爱人朱秋霞老师,她是渔沟小学的老师,在父亲被关押批斗的日子里,是朱老师每天早晨带我去学校,放学再带回,保护着不让其他孩子欺负我,直到我们全家下放。

另外有几位老师尤志心,蒋敬仁,刘定,周林如,王剑民我也有印象。

渔沟中学除了几位极左,人性冷漠的造反派,大多数老师都很善良。有一位叫包绍钧的老师让我父母在离开渔沟后仍经常念起。他善良正直,我们家下放时,学校安排他代表学校把我家不多的物品家俱和全部的书籍一路护送到底,他陪同父母去下放安置办公室办理手续时,主动为我父母作证向当地说明全家下放并非因为任何重大政治问题,这个证明纯粹是因他的正直与善良。谢谢包老师!

渔沟中学学生很多,许多学生都来自非常艰苦的家庭,他们许多人每日红薯果腹,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冬天脚上只有木屐——一块木板前后各钉一块小木块,木板上绑草鞋,鞋中垫些芦花棉花,寄宿生很少有床单,床上通常只有稻草,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文革前老师们拚命教,学生用心学,许多人得以进入大学,吃上了国家粮,个人及全家生活都得以改善。父亲后来津津乐道他许多年带高中毕业班,临考时通常会出三篇作文题让学生做,他仔细指导每个学生从审题入手写好作文,这三篇中的内容一定可以涵盖高考作文,所以父亲班上的学生高考语文成绩总是不错,至少保证了”作文决不拉后腿”😄!1963年作文《唱国际歌所想到的》与1965年的作文《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甚至题目是一字不差地相同!

后来的文革让许多优秀的学生失去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失去了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可能,也让国家失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太可惜了。

不过文革中,那些平时学习好的学生往往更爱惜自己的老师,我父亲遭斗时,仍有许多学生站出来保护安慰曾为他们老师的我父母,让父母心得安慰,我父母后来虽被赶出教师队伍下放农村,仍有些学生多年保持着联系,师生情谊深兮!

九十年代时我父亲任扬中市副市长,曾因公务去过淮阴,于渔沟匆匆走过,当时任渔沟书记的吴姓学生邀请部分父亲的学生一起接待了当初的老师,饮绵醇淮阴之酒,述多年师生之情,让我父亲深得欣慰。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母亲与父亲在办公室,后面是朱干之老师,69年照片中三人都遭清理出教师队伍。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父亲在办公室中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父亲(二排右二)与学生们合影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我父亲与王剑民老师合影,两人都教语文,王老师是苏州吴江人。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我父亲与王剑民老师在渔沟中学大门口留影

淮安市渔沟中学历史变迁

我母亲(右)与蒋敬仁老师(左)支农活动时

与当地生产队妇女队长在田里

我父母69年12月失去了教书育人上资格,被”清理”出教师队伍,我们一家于69年12月被迫离开渔沟中学,下放农村。从那时起,我再未去过渔沟。离开渔沟已整整半个世纪了,这记忆中的渔沟中学景象应该再见不到了,已是五十多年前的旧貌。

上网查找渔沟中学,今天的渔沟中学改名为”淮安市渔沟中学”,学校占地面积76.5亩、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学校内部设施功能齐备,有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渔中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200余人。现有在岗教师130余人。

祝愿渔沟中学越办越好。

英文名有问题,Middle School是指初中,高中叫High School, 渔沟中学是初高中全有的学校,合适的名字也许应该是Yugou School

 

转自美篇:欣然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

    留言板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