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沟记忆

34次阅读
没有评论

渔沟是淮阴城之北约三十里的一个古镇。在风云变幻的中国二十世纪前期,渔沟小镇走出一批才俊,他们随着时代大潮,各显身手,书写的自己的人生,为社会进步挥出一毫之笔。可以说,渔沟是淮阴近现代革命史的缩影。

大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的失败,主权的丧失,使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进行了多方面的思索:是改良制度,维新自救;是实业革命,洋务自新;最后,聚焦理论陈旧乃积弊关键。于是,在辛亥革命之后,三民主义理论的推行,五四文化的觉醒,共产主义思潮的涌入,让中国大地的土壤里、空气中,都充满着推动社会进步的元素。

渔沟,古时临大清河而兴,唐诗有载,河淤而镇衰落。到了清乾隆年间,修御道,经渔沟,再次繁华,大户聚集。《淮阴风土记》中说:“盖渔沟富室,曰吴、汪、杜;其著姓有吴,曰张、吴、蒋、郑、丁。”在清康熙年间,由吴氏族人出资,兴办“临川书院”,培育人才,当时,书院一般兴办于县城,小镇办书院,可见其规模。1912年,清附贡生、地主吴鈡骥(1853-1919)受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捐田一倾创办渔沟两等小学堂,开始了现代人才的培养。该小学后来发展成渔沟中学。

渔沟记忆

近代淮阴许多知名人物,都在渔沟小学启蒙。如雕塑家滑田友;如淮阴的仁慈医院首任华人院长、五里人曹济生;著名作家司马中原等。

目前知晓参加辛亥革命的最早的渔沟人物是吴引湘。

吴引湘(1875-1938)楚籣,号默存。清末邑庠生,因科举废,吴引湘去南京,考入“两江优级师范学校”,后毕业,奖给“举人中书科中书”。当时,淮淮涟泗一带居住在南京老乡成立“淮属旅宁同乡恳亲会”,晚清举人吴昆田的儿子吴涑任同乡会的主任;吴引湘加入其中。辛亥革命前夕,淮淮涟泗一带的淮安周实、阮式,泗阳韩恢、蒋太寅、韩德勤,涟水张大卓、贾伯谊、顾祝同等旅外青年,多秘密加入同盟会。他们多与在南京的“淮属旅宁同乡恳亲会”有联系,并以此为基地和幌子,发展成员,秘密集会,传播思想。周实和淮阴的秦选之还参加柳亚子组织的文学进步团体“南社”,鼓吹革命。周实还组织南社之分支“淮南社”,纠集革命志士。吴引湘参与其中。辛亥革命后,吴引湘任省立第六中学(今淮阴中学)学监。

1923年,大军阀孙传芳指挥部属郑峻在淮阴驱逐声名狼藉的小军阀马玉仁,渔沟籍的吴珍中时任“淮淮涟泗四县联防”主任,参与此事。吴珍中(1878-1927)邑庠生,南通私立国文专修科毕业,署理咸宁知县,后,任萧县县长。民国二年,吴珍中以工贷赈兴挑、疏浚包家河,但不久即淤。《淮阴风土记》中说:“今过其旁,乃与未挑者无异。”

任过民国初县长的,还有吴其钺(1893-?),字伯斧,江苏省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政治经济本科毕业,山西省候补县长署理寿阳县县长。

吴次藩,名其源,字固生,号次藩(1886-1982)清末秀才,初为塾师,后考入两江优级师范学校,学习国文史地专科,毕业后聘教于江苏第六师范学校。曾任北京地学杂志编辑。吴次藩长顾祝同7岁,是顾祝同1916年进保定军校之前的老师。二十世纪30年代,顾祝同飞黄腾达,吴次藩放下身段,出任顾祝同的机要秘书、省政府秘书长等职。吴次藩还撰写过一部影射当代(1910-1920)人物的谴责性小说《江左十年目睹记》(原名《龙套人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再次出版。

《淮阴风土记》中说:渔沟北湾“其地多蒋姓,间住夏姓,皆务诵书力作,为邑中士族。”在吴珍中掌握地方实权时,1928年,渔沟蒋氏宗族的青年蒋瑞清(1901-1988),经吴丹澂介绍,远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由此结识了分队长杜聿明。蒋瑞清7岁启蒙,14岁入小学读书,18岁被保送到南通私立甲种学校;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学学习英语。大学时加入国民党,毕业后从事教职工作。黄埔毕业,蒋瑞清首次参战即在河南红河庙战役。1937年春,蒋瑞清随杜聿明筹组机械化部队装甲兵团。

其时,蒋氏宗族还有一位青年蒋柔远,在蒋瑞清之前,考入黄埔第六期,但目前资料不全,尚不知蒋柔远的后来足迹。

介绍蒋瑞清投考黄埔的吴其铅(1902年-?),字丹澂,江苏省立第三农校毕业。其父琇中,亦为邑痒生。据家族传,吴其铅后来在“茅山”一带任县长。详情不解。

就在蒋瑞清南下广州的前后,渔沟东面的李大庄的青年李可拔亦来到广州。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李可拔此时担任孙中山大本营卫队卫士。1925年2月,周仕第任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发展李可拔为共产党员。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主持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李可拔被调拨为毛泽东的警卫,与毛泽东在一个党小组。周士第后来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营长、团参谋长、代团长,第73团团长。李可拔随着周仕第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李可拔负伤,经组织同意,去上海治伤,因囊中如洗,写信往家中求助,无奈被家人拽回,从此脱离革命队伍。

《淮阴风土记》曰:吴氏“其宗皆聚居渔沟,南门内有宗祠,而大兴庄、南北吴集,亦颇有其支流余裔”。清末,洪泽湖水退现滩,拓荒者大量涌入,包括吴楚兰这样的知识分子都在此购地。此时,吴漱泉一门迁居湖滨,即现在的南吴集。吴引涟(1889-1945),字漱泉。自幼学文习武,及长声噪一方。民国初年,吴漱泉入安清邦,后开始收徒,匪首、豪绅投其门下者也不乏其人。吴漱泉整肃练勇,自训一支队伍以维护地方秩序。因养兵数百,门客众多,家财渐不度支,吴漱泉即自置舟车,贩运大烟、私盐、军火、药材,以图暴利。县政府因其座大,无奈对其怀柔。为防不测,吴漱泉与西坝悍匪韩雄密约,互为犄角。1927年秋,吴漱泉收缴北洋军阀的一个连的枪支弹药后,率众携枪械开往盱眙县,投靠政府,就任水警队长,专事剿匪。后在剿匪时,右膀中弹,医治不及时而截除,遂被绰称为“吴独膀子”。四年后,淮阴专员王德溥剿匪,辞职归乡闲居的吴漱泉被通缉,被迫逃往上海法租界匿住。

就在各路英雄各显身手时,有一位学者潜质的青年在静静的钻研业务。滑田友(1901-1986)出生于渔沟的一个贫困的木匠家庭, 1924年毕业于江苏第六师范学校美术科; 1928年滑田友进入上海新华艺专学校学习素描。1930年春,滑田友将创作的木雕《小儿肖像》照片寄给徐悲鸿;春假期间,他到南京拜会徐悲鸿,受大师赞赏。

1932年,吴楚兰之子吴觉去上海考入大夏大学,不久加入中共组织,任大学地下党的支部局书记。时组织委员是淮阴籍的渔沟人胡增煌,胡氏家族住在渔沟西面,有粮田数顷,其堂叔胡海泉是国民党复兴系成员。胡增煌在1933年前后脱离共产党组织,离开上海,投考黄埔军校第17期,后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具体情况不明。

吴觉在上海第三次被国民党被捕。同学张国权和胡增煌前来看望;同时电报吴父,望其营救。儿子性命担忧,吴楚兰急赴长辈吴次藩处求援。吴次藩闻之,斥责吴楚兰教子无方,指责吴觉不学好,不走正道。但责骂归责骂,相救还是出手。此时的吴次藩是顾祝同的机要秘书,保管私人图章等物品。于是,吴次藩以顾长官的口吻,写了一封信,盖上顾祝同的私印,给吴楚兰带着,去上海警备司令部疏通关系。

就在吴、蒋、李、胡宗族人才辈出之际,另一个家族也不示弱,这就是夏氏家族。夏氏有夏建瓴,字屋渠,渔沟北湾之蒋家巷人,张煦侯在《淮阴风土记》中称“少英特,文思最敏,以光绪辛丑年补邑诸生,旋毕业于江北师范,历任县中校长暨省立各中学教员。”张煦侯等人倡议撰写《淮阴风土记》之初,夏屋渠“首赞其成,又冒炎暑导游四区,以五十之年,乐成人美,且兴甚壮,所罕见也。”夏屋渠有四子,皆俊才。

老二夏如馪,字仲芳(1907-1979),以字行世。在1929年始,历任民国淮阴县政府党部录事、农协会筹备处干事、淮阴县四区助理员、代区长。其弟夏如爱(1915-1985),又名如蔼,行四。1931年1月在扬州中学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7月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上海“一·二八”事变时,夏如爱因校毁辍学,回淮阴县接上团组织关系,并被派到淮阴北区开辟工作。1932年,夏如爱参加渔沟暴动,任暴动队秘书长。与暴动总指挥蒋希才一起指挥暴动,失败后,蒋希才被捕叛变,后随国民党逃亡台湾。夏如爱避走他乡。夏如爱则在1933年调任共青团泗阳县委书记;曾三次被捕而被营救出狱。

1930年,臧良治(1914-2002)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16期,毕业后任民国政府国防部作战参谋。臧良治1923年渔沟中学毕业,考入淮阴第六师范学校,1926年考入西安大学,4年本科毕业后。

“九·一八”事变后,吴觉因暑假回淮,在宣侠父的资助下,与张国权,胡增煌、陈白尘等人组织剧团,宣传抗日。李可拔有兄李可谊,在国民党淮阴县党部任职。此间,李可宜与吴觉等20多名淮阴青年俊杰曾烧香结拜;吴觉等人秘密成立“铁血团”,以期与日本人战斗。而在此时,日本军队在上海公然挑起“一·二八”事变,轰炸南市等地区。正在上海花园坊的滑田友目睹了这恐怖的轰炸场面,触动他后来创作雕塑作品《轰炸》的构思。1933年初,滑田友随徐悲鸿去法国留学。

吴觉被大学除名,回家闲居。丹徒人管文蔚任中共无锡县委书记,曾组织农民暴动,被捕、判刑,押往苏北淮阴的监狱看管。管文蔚在狱中认识淮阴人谢冰岩,欲通过谢的关系,与当地的地下党取得联系。于是,谢冰岩告诉其父;谢父托了了好友吴稻楼。于此,吴稻楼想到了吴觉,引见给管文蔚。吴觉与管文蔚之间的友谊自此始。吴稻楼谱名吴其粱,长吴觉两辈,祖上已东迁丁集东边,家庭殷实。

1935年,吴觉第四次被捕,与吴觉一同被捕的还有张一平等人。因李可宜等人的抗议,国民党特务将张一平释放。

“七七事变”后两天,吴觉从镇江出狱回家;夏如爱亦回家。由此,一大批青年由寻找真理而转变到为民族解放的战斗中来。

抗日战争时期

渔沟记忆

滑田友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华民族危亡在即,而国共两党的共同抗日的统一战线形成,让许多青年俊杰在民族解放的伟大战争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七七事变”后,滑田友没有忘记被蹂躏的祖国,在法国参与和组织“巴黎留法艺术学会”,同时,滑田友以民族的情怀和对同胞的深情,开始创作圆雕《轰炸》立体构图稿等作品。

抗战爆发后,吴觉与宋振鼎、谢冰岩、夏如爱、夏仲芳等人在淮阴城组织“苏北抗日同盟会”,号召民众抗日。夏仲芳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参与苏北抗盟活动。

此时,胡海泉为淮阴国民党政府县长。胡海泉是吴觉的朋友,敬佩吴觉的才华,因而在苏北抗盟活动中,抗盟与国民党地方政权统一战线期间,胡海泉积极与吴觉等人合作。曾以“宴会” 的形式和名义,邀请国共两方人物座谈,共商抗敌大事。其时,共产党组织在苏北尚未恢复,这时的共产党即指原来有共产党员身份的苏北抗盟成员。当时,由徐州失守后退来淮阴的共产党员李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秘书)在由胡海泉召集的宴会上“舌战群儒”,宣传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其间,是共产党特别党员身份的国民党将军韩练成在座。后来,在韩德勤下令监视、逮捕吴觉等抗盟领导人时,胡海泉竟然把密件给吴觉过目,提醒小心对付,结果被韩德勤撤职。

“七七事变”后,苏州吃紧,但此时蒋瑞清父亲去世,蒋瑞清请假回淮葬父接母,把价值田地免值赠与佃户,携妻女直奔长沙。时装甲团已扩编为师,蒋瑞清升任副官主任。后该师改为第5军,1939年初移驻广西全州,蒋瑞清升上校衔。年冬,蒋瑞清奉命在昆仑关反攻夺关。于翌年二月底克复,俘日军数百人。

抗战兴起,淮阴专员王德溥听说吴漱泉带兵有方,将其招回,授于军职以抗击日军。吴漱泉后活动于淮阴、盱眙一带,实力逐渐扩充,任保安二旅团长,率部辗转于三泰、兴化、通海如一带,打击日军。

吴楚兰在抗战初出任宿迁中学校长,但因营救儿子,几乎未履职。1938年,吴楚兰原本准备和儿子一起奔赴延安,但因病去世。吴觉在组织苏北抗日同盟会之际,委托李可宜等朋友秘密收买武器,准备武装抗日。在操劳父亲的丧事之际,吴觉通过几位堂兄弟,采用动员国民党地方军队基层人员认他为“师傅”的形式,秘密接触军队人员,控制其武装。

1939年3月1日,日军占领淮阴城,吴觉与豫皖苏特委派来的陕西人张芳久、谢冰岩等人,在丁集的张圩组建淮阴抗日义勇队,编有四个中队,其中一支队伍是吴引腾带出的原国民党的县中队;另一中队约40人即由国民党区长李可宜推荐,由小土匪、散兵游勇、道会门分子组成。

李可拔亦长吴觉十几岁,但敬佩其才干,引为莫逆之交。抗日初,李可拔拉起一支队伍。李可拔获悉日军的两辆汽车要从徐州驶向淮阴。他把消息告知吴觉,吴觉决定由抗日义勇队的独立中队和李可拔的武装在渔沟东“五条路”布阵埋伏,1939年3月28日,打响了淮海抗日第一枪。

吴漱泉长吴觉一辈,大吴觉23岁,但赞赏吴觉的才华,总想说服吴觉随他去海通如一带,带兵。1939年3月,淮阴悍匪韩雄与吴觉部交战于渔沟文殊庵,韩雄请吴漱泉出面媾和。1939年4月间,仍想说服吴觉的吴漱泉率部回乡,在大兴庄与日军遭遇恶战,毙伤敌数十,缴获战马三匹,长枪十余支。

1939年6月,淮阴、涟水、淮安三地的抗日武装在党组织的整合下,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吴觉为团长。

在这支队伍中还有一位青年才俊吴纯一,谱名融德。后曾任八路军115师的旅政治部宣传队队员、盐阜区建阳县文工团团长、新四军三师某旅文工队队长。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著名的纪录片导演。

抗日队伍中还有一位女性,即吴觉妹妹15岁的吴娴。

此时在欧洲,留学的滑田友此时生活相当艰苦,几乎断顿。1939年德国入侵法国,巴黎沦陷后,滑田友把《轰炸》构图稿藏于煤炭堆下。

在家乡,1940年8月,夏如爱出任泗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9月,淮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夏仲芳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出任县长。1941年4月,俗称“淮河大队”的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整编为新四军独立旅三团,吴觉为团长。

后来,夏如爱任泗沭县委代理书记。夏仲芳在1941年10月离任淮阴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职务,专任淮海专署的民政处长。转年,夏仲芳以 “县长”、“处长”身份,以青红帮师傅为掩护,以开坛收徒为形式,在泗沭地区开展统战工作,名噪一时。

吴道楼的辈分、年龄都长于吴觉,但十分佩服吴觉的才干,在资金上也多给与援助。吴觉在敌后坚持时,吴道楼与张一平的家都成了活动据点,号称“抗日大饭店”;八路军东进淮海时,吴道楼等人筹集粮草,支援大军。吴觉接任抗日民主政权县长后,因根据地建设需要,成立县参议会,吴道楼为参议长。后吴觉任淮海区专员,吴道楼亦任地区参议。共产党干部说笑:吴道楼的社会地位是随吴觉的职务水涨而船高。

1942年,因世界大战的格局需要,国民党军决定成立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以第5军为主干,移驻云南昆明。3月1日,远征军由昆明出发,远征缅甸北部原始森林,与日军鏖战数月,境况十分艰苦。8月,军部全体人员返回,蒋瑞清升任第五兵站分监部少将分监,后改称第5兵站分区司令。

1943年春,吴漱泉率部驻淮安泾口,日军以其优势火力猛攻,时已任国民党89军350旅旅长的吴漱泉率部与敌苦战七天七夜,弹尽粮绝。吴漱泉本人身负重伤,命几不保,于昏迷中被俘。被俘后,吴漱泉被伪军第28师师长潘干臣带去治伤。伤愈投敌,任伪淮海第五支队司令,自此沦为汉奸。

在蒋瑞清与滇缅边境艰苦作战,吴漱泉沦为汉奸,滑田友在异邦刻苦学习时,吴觉率民众在敌后苦战,并于1944年10月出任淮海行政公署专员。夏仲芳于1944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特别党员。夏仲芳是淮海地区我党干部中完成了由三民主义信徒到信仰共产主义转变的典型代表。

1944年10月前后,中共中央研判出日本不久即将战败,因而要求华中地区的党组织抽调干部,南下至江浙交界处的天目山脉地区,恢复原来曾有的根据地。在此之后,淮海地区由金明、朱一苇、夏如爱、胡宏、张光亚(女)等人组成精锐的干部队,随粟裕将军渡江南下至长兴。夏如爱到苏浙根据地,任天南地区专员。

在抗战年间,渔沟还有一学子吴延祺(1917-)于上海大厦大学法律系毕业。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1945年9月,新四军三师师长兼苏北军区司令员黄克诚发布命令,攻打淮阴、淮安两座城市,对拒不投降的日伪军予以彻底的打击。随之,淮海专员吴觉奉命协助刘震、李一氓等人指挥攻打淮阴城,淮阴解放。

稍后,新四军攻打伪军吴漱泉部驻守的淮安城。在此前,吴觉曾几次委派吴大姑娘,即吴漱泉胞妹捎信给吴漱泉,奉劝其率部起义。但吴漱泉称已受“中央”(国民党)招抚,竟拒不接受。9月22日,新四军3师对淮安城发起攻击,全歼吴部,吴漱泉死于乱枪之中。

蒋瑞清驻滇5年,负责后勤补给,绩效卓著,尤其对美援物资处理得当,获美国总统罗斯福赠的自由勋章,并先后获国民党政府颁发的干城、抗战奖章,蒋介石颁发的胜利勋章。

解放战争时期

渔沟记忆

苏皖边区政府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前所未有的盛事。但是,在中国往哪里去?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等一系列问题上,国民党与共产党在理念、理论、政策上有着严重分歧,最后分道扬镳。战火再起,进入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9月,淮阴城解放。

胜利之日,淮海地区专员公署在城南公园举行庆祝大会,专员吴觉登台讲话,号召市民珍惜和平,恢复生产,建设家园。胡海泉以开明士绅身份登台发言,表示拥护新政府,拥护共产党。

苏皖边区政府在淮阴城成立,第六专署(原淮海区)专员吴觉被选举为边区政府27委员之一。清江市被列为边区政府直辖市,夏仲芳任市长,丁集人张一平任副市长。

二战胜利,滑田友立即放大《轰炸》构图稿,《轰炸》在1946年法国巴黎秋季沙龙及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员作品展览会陈列,后被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院收藏。

吴延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南京市参议员,三青团南京支团部监察,南京市立高级补习学校校长。吴延祺著有《补习教育》一书。

抗战胜利不久,蒋瑞清奉命赴锦州,担任出关部队之补给,后因单位撤销,调入国民党国防部联勤总部服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臧良治任国民党东北战区司令部参谋。辽沈战役,国军溃败,回到南京的被蒋介石政府怀疑有通共之嫌,降职使用,安排在靠近长江边的一个军火库任司令(实际被软禁)。1949年,百万雄师渡长江,在解放南京的战斗中,臧良治率部起义投诚。

1945年10月,吴纯一随黄克诚率新四军三师远赴东北作战。后来曾任哈尔滨之南的中共五常县区委书记。

全国人民期盼的成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的美好光景仅维持了一年,即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破坏停战协议,1946年6月,国民党的飞机开始轰炸淮阴城,国民党军队围攻淮阴,淮阴易手。10月底,在华东的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苏北鏖战之际,苏中、皖北、苏北的地方机构,民主人士,家属,有组织的向山东解放区撤退。

在北撤的大军中,夏如爱到了烟台,初期任烟台市委副书记;到了解放战争的中期,夏如爱任胶东的北海地区副书记。夏仲芳在清江市机构撤销之后,改任淮阴县的城工部长,还是从事情报和统战工作。后来转任淮海专署生产处长。

已怀孕的吴娴也走在北撤的队伍中。抗战胜利后,吴娴和淮阴县委书记、合肥人李霁明结婚,由此,李霁明算是半个渔沟人。大军北上后,李霁明率领极少的人员坚持在淮阴,一直到北撤的人员南返,在淮阴一直战斗到淮海战役开始前,奉命携妻回家乡安徽的合肥工作。

华东野战军在苏北地区与国民党军激烈争夺时,华野在苏北成立南北两个后勤司令部。吴觉以第六分区专员的身份,出任北线后勤司令部司令。在护送粮草、资料随大军到山东后,吴觉又返回苏北,率地方主力激战陇海线,以确保苏鲁交通线的畅通。1947年2月,吴觉以六分区党委书记、专员、军分区政委三职于一身,率兵苦战于淮海。

李可拔此时以农民的身份生活。李可谊的工作不明,但两个儿子此时都参加共产党组织,后随军南下至四川。由此看出李可谊的政治倾向。

1948年间,16岁的中学生吴延枚参加国民党军。1949年,吴延枚随国民党军队退撤的队伍进入台湾。大概在1948年10月,在淮阴即将解放之前,胡增煌令部下化装进入解放区,企图把父兄带出,但因胡增煌的父亲和哥哥均不在家,胡增煌派入的小股人员不敢久留,仅带走胡的母亲等人。半年后,胡增煌也随国民党大军溃退台湾。

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同在1948年,国民党政权兵败如山倒之时,滑田友应徐悲鸿邀请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拒绝了去台邀请,等待和迎接新的时代,1949年以后滑田友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1946年后,吴次藩出任顾祝同的陆军总司令部秘书长。此时吴次藩也决定不走,留在大陆。

淮阴、淮安两城再次解放。中共在两个城区成立两淮市,吴觉任军管会主任兼任市长,夏仲芳任副市长。1949年2至3月间,苏北区党委要求六分区(原淮海区)抽选2000多名干部,由六地委书记吴觉率领渡江南下,开辟苏锡常新区。夏仲芳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第二支队后勤司令兼政治委员的职务,随队南下。

新中国成立后

渔沟记忆

渔沟中学大门

吴觉过江后,立即任常州军管会主任兼常州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率部在太湖剿匪,领导军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此时,吴次藩经中国国民党黄炎培推荐,担任镇江中学校长。在吴觉与其他力量的作用下,1952年,吴次藩进入江苏文史馆任馆员。吴次藩是明史研究专家,与张煦侯、秦选之、朱德轩号称“西坝四大儒”。 后来他与吴觉初次相见,被其侄孙的超脱和谈吐所震撼,感言:原来不知吴觉有这样的才干;如此才俊招进入国民党,党国就不见得失败!

夏仲芳过江后,任苏州专署民政处长。1950年,因“代人受过”,1964年起南京市参事室参事。1978年,夏仲芳看到了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的曙光,但不久即逝世,直到1983年得以平反。

1949年,蒋瑞清携眷随军退守台湾,后不久即退役。一名少将为什么这么快退役?个中原委尚不知晓。但有一点,老长官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应该与此有很大的关系。蒋瑞清后供职台北纺织厂,1969年届龄退职,居家休闲。1986年,蒋瑞清因脑溢血去世。

1952年,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期间,滑田友兼任人民英雄纪念碑美工组副组长;并以同龄人的感觉,创作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不朽之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这也是他个人创作的巅峰作品。

滑田友对新中国的热爱,还蕴含在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浮雕《军队向前进》和《生产长一寸》,两幅作品陈列在第一届文代会主席台两侧;画作《耕者有其田》是开国大典时陈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四幅绘画之一。

稍后,吴觉调任国务院治淮委员会秘书长,实际全面负责新中国第一个水利治理工程。李可宜亦在淮河水利专科学校工作。“三反五反”开始,李可宜遇到麻烦,其子急找吴觉,得以脱难。此时,胡海泉和李可拔在家乡同时遇到麻烦。李可拔躲过危机;胡海泉则死于1953年。

新中国成立后,吴纯一出任江西上饶市副市长。后来,吴纯一回归文艺界,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任编导。编导的科教片有《防治血吸虫病》《大瑶山瑶族》《哈雷彗星》等。吴纯一拍摄 的《黄鼬》获1980年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和1984年南斯拉夫第十四届国际科教片荣誉奖。

吴觉在1955年因工作琐事,在党内受不公正待遇,被关押一年后获释。几年后,在谭震林、曾山等人的关心下,吴觉到河南三门峡水电站,屈就“工程局副局长”;1960年代后,因身体原因调回江苏,闲居在镇江。

建国后,夏如爱出任湖南邵阳地委书记,省财委副书记,副省长。拨乱反正后,任商业部调研室代理主任,国家工商管理局副局长。

吴延祺到台湾后,初任职于中央干部训练委员会,后在“革命实践研究院”分院主持教务。1967年后起,任该院通讯部辅导委员,副主任。发起成立“中兴诗歌研究会”,另在东南工专教授中国文化。1973年和1976年两次出席世界诗人大会;“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聘其为研究委员。曾任过《民意月刊》编撰委员;著述有《泊园诗草》等。

1977年,淮阴渔沟人祁田出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祁田,原名吴其佃(1920-2008),吴珍中的女儿,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和重庆大学,1946年初,由组织安排,从重庆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延枚到台湾后,开始自学,并以“司马中原” 笔名开始文学创作,与同是从苏北当兵、年龄相仿的青年作者段彩华,朱西甯一起,号称“军中三剑客”。

1962年,司马中原以中尉军衔退役,专事写作。上世纪80年代始,司马中原的创作转向灵异主题故事,“尝试从鬼的典型里寻找人的感情”。 在主持中国广播公司深夜节目《午夜奇谭》中,司马中原把耳闻目睹的一些乡野奇谭说给听众,是当时热门的广播节目之一。后与时俱进,走上荧屏,在卫视中文台主持节目,因而有“讲鬼名嘴”和“鬼学大师”的誉称。司马中原有长篇小说、中篇及短篇小说、散文等数百单篇,集结成册后,大约在七、八十部左右。其中《春迟》获得台湾第22届“国家文艺奖”。另外,描写斑鸠的散文《火鹧鸪鸟》则被“国立”编译馆选入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被视为“以文字描绘声音”的极佳示范文学作品。司马中原现任中华语文著作权仲介协会董事长,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名字被收入牛津版《世界名人录》。

其间,渔沟还有医学博士吴其铎,曾留学德国,为蒋介石私人医生;当选过台湾的“国大代表”。但具体情况不详。

1958年,在台湾的胡增煌诞生一女,即后来红及东南亚的台湾影星胡慧中。胡慧中以《欢颜》出道,红遍东南亚;直逼林青霞;特别是演出的《霸王花》系列电影,以其闪电式目光、姣好的容貌,深入大陆观众的心底。2007年,时淮阴区文化局长两次在南京金陵饭店会洽胡慧中,赠送由著名篆刻家吴自标制作的“秀外慧中”方印一枚。意邀胡慧中回乡探亲、观光、投资、办学。2008年,胡慧中偕其夫随江苏省政协的一个代表团,到了家乡淮阴王营的一个小学捐资,但距老家渔沟差之毫厘。

滑田友在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现代雕塑大师滑田友谢世,被誉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奠基人。

1979年10月,吴觉复出,任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江苏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上任后,吴觉以惯有的作风和魄力,尊重知识分子,规划教学科研发展规划。在南京高校中较早提出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观点,指出“文革”是一场灾难。在拨乱反正工作完成,教学正常开展之后,吴觉主动提出辞去院长职务,培养青年干部,杨永沂、刘忠德、韦钰等青年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1984年4月30日,吴觉走完了平凡、光辉、战斗的一生。

滑田友的大部分作品由家属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上海中华艺术宫等国家级各大美术馆收藏。其中上海中华艺术宫设“滑田友”专馆长期陈列。2007年,在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卢沟桥事变”发生60周年之际,滑田友的女儿将雕塑《轰炸》捐赠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时光已经走进新的世纪。今日,健在的吴延玫岁至耄耋,几近封笔,胡慧中也已息影。众多的渔沟籍俊杰走过他们传奇的人生,留下了七色的彩虹,百年传奇,近乎落幕。而年轻一代的渔沟英才又在书写辉煌的史话。

 

 

转自微信公众号: 朱爱民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

    留言板 +

    发送